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家有自閉兒 親子遊戲有撇步

最近投稿了一篇文章~
刊載於自由時報


文/陳昱勳
「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,似乎很少注意到我的存在?」不少家有自閉症患者的父母親常有類似問題,孩子似乎總是自己玩自己的,即使能夠與家人進行短暫的互動。隔沒多久,孩子的注意力還是會回到自己的世界中,想與孩子進行雙向互動似乎相當困難,也難以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。
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其實很容易靠遊戲搭起互動的橋樑。互動的第一步是「模仿孩子的遊戲行為」。在孩子出現看似無意義的重複行為時,試著跟隨他、模仿他,陪孩子在地板上翻滾、在沙發上跳躍、將積木排列成一直線等等,都是自閉症常出現的遊戲模式,父母可以觀察孩子遊戲的模式,並從中尋求與孩子互動的開端。(圖一)
接著是「融入孩子的世界」,例如孩子很喜歡玩玩具汽車,但每當父母一碰觸玩具汽車,換來的就是孩子的尖叫和哭鬧。這時父母可以觀察孩子汽車行進的路線,並以自己身體製造障礙物,或是改變孩子的行進路線,如此重複性的互動方式可以讓孩子漸漸地注意到父母,並且接受父母出現在自己「遊戲的世界」中。(圖二)
上述的過程也許要花上數週的時間,因此需要父母的耐心與用心,持之以恆,不斷地進入孩子的遊戲世界中。當親子間開啟初步的雙向互動後,家長可以開始試著在遊戲中,加入各種挑戰或用其他可以引起孩子興趣的活動,製造雙方一起合力完成某項任務的機會,此時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和互動又更進一步了。(圖三)
與孩子互動需要謹記,要以孩子當下的意願為基礎,也許孩子平常喜歡玩丟接球,但此時他想要玩積木,家長就必須要嘗試融入積木的遊戲情境中,不能因為孩子平常的喜好而強行帶入活動。
要常提醒自己,孩子當下所選擇的玩具與玩法就是他最有動機、最能夠引起他注意的遊戲。若能在此時加入,並與之同樂,可獲得最大的互動效果。
如果遊戲時出現某些突發狀況,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例如本來孩子正在塗鴉,卻玩起了揉紙團丟球的遊戲,家長也不必急著將焦點轉移回到活動原本的狀態,可以嘗試跟孩子玩丟接球遊戲,創造更多更良性互動。畢竟目的不是遊戲本身,創造良性的雙向互動才是最重要的目的。(作者為台北杏誠復健診所職能治療師)